使用HSGQ-Z110取代電信ONU

注意:此篇文章皆為筆者自身使用心得分享,並不推薦不熟悉相關設定的人購入任何商品。
若因參考本人文章自行DIY失敗或造成自身或電信公司任何損失者,相關責任與本人無關。

家中有網路的人都知道,電信裝機時附給的ONU(俗稱小烏龜/陸方稱為光貓)
一般後方都只有1Gb網路接口,理論上最大傳輸速率能支援到1000Mbps,但實際下載速度,通常都還要看建築物及網路本身的配置才準確。

在目前最高網速破1Gbps的時代,逐漸開始出現2.5G/10G的網路設備
但就算更換了後端的設備,但電信本身的ONU卻還是1G的網路接口
又如何跑得出超過1G的速率???!!
當然~如果電信公司提供的ONU設備有2個以上的2.5G網路口
其實也就不用考慮DIY ONU這個部分

筆者在2022年時就有DIY更換陸區所謂的貓棒 ONU XPON Stick(如下範例圖)

但是SFP貓棒的優點及缺點很明顯
優點:
1.體積超小
2.支援1.25G速率
缺點:
1.運作溫度高,被動散熱需要自行加強
2.需SFP接口,大多家用設備都無法使用
3.台灣多數SFP+接口只能相容1G或10G速率..所以1.25G、2.5G及5G是不支援的

所以其實換了這個貓棒之後..最高速率仍然只有1Gbps…
基本上….沒錯….脫褲子放屁了!!
當然在筆者這幾年的使用下來,幾乎都沒有斷網和故障發生
(前提是絕對要加強做好設備散熱)

就在2024年時,無意間又看到陸區某公司又推出了有2.5G的ONU
直接讓筆者的眼睛閃亮了一下!!!!

花了一些時間入手研究這台ONU
優點其實也就是那些….所以直接說缺點
這台設備有部分設定較複雜,甚至無法用”一般方式”去修改
所以筆者不推薦小白自行購入DIY(有廠商或朋友協助例外)

以下就簡單用文字方式說明更換方式!
1.取得電信公司的ONU相關資訊
Model Name (例如 I-040GW)
Firmware
HW version
SLID
Serial Number
OMCI Information

2.把相關的資料填入新的ONU中
例如:GPON Settings
LOID:user (台灣用不到-但不能空白)
LOID Password:(台灣用不到-可以留空)
PLOAM Format:ASCII (10 characters)
PLOAM Password:請填電信公司給的專線號碼
Serial Number: 請填小烏龜上的那組

OMCI Information
OMCI Vendor ID:(請自行尋找-每台小烏龜均不同)
OMCI software version 1:(請自行尋找-每台小烏龜均不同)
OMCI software version 2:(請自行尋找-每台小烏龜均不同)
OMCC version:(請自行尋找-每台小烏龜均不同)
Traffic Managament option:(請自行尋找-每台小烏龜均不同)
CWMP Product Class:可以不改
HW version:(請自行尋找-每台小烏龜均不同)

3.找到自己網路的VLAN設定..然後修改上ONU

基本上…..只要完成這些手續..約7~8成機率可以上網!!!

但HSGQ-Z110這台機器很神奇
OMCI Information這個部分竟然不給修改
可以透過特殊的方法修改成功…
但只要重新啟動機器…
OMCI software version 1及OMCI software version 2就會恢復預設值
造成網路無法連接…必須再次修改存檔後才能連線…
直到目前為止…..筆者還沒找到能夠一次解決的方法……
所以唯一能做的~就是盡量不REBOOT這台ONU!!!!

在網路上尋找許久~終於找到能夠更改OMCI_SW_VER1及OMCI_SW_VER2
然後又不會機器自動刷回預設值的方法了!!
真的是太感動了~~~!!

重點就在OMCI_OLT_MODE 參數設定上..
機器出廠預設值是設定為0 (也就是庫存預設值,所以部分數值無法更改)
必須手動改成3 才能夠進行客製化修改軟硬體版本、OMCC等!!!
但是WEB介面中沒有這個項目可以直接改~
通常是必須telnet進入後台修改!!! 這對一般使用者或萌新新手超級不友善!!

所以~如果如果不會用telnet下flash set 指令修改的話
這邊有個偷吃步小訣竅
先利用機器本身的備份/恢復功能 先備份config.xml檔案
然後再用文字編輯器開啟編輯 完成後再進行恢復!!!
ㄎㄎ~簡單又快速啊!!!
如果還是不懂的話!!!
可以去這個網站查資料~很好用的喔!!!
https://hack-gpon.org/

後記:
更換ONU 之後的測速結果如下圖!!

附註:對稱300M固定制升級到對稱500M固定制後的測速!!

近期又在淘寶寶上看到對稱SC萬兆貓棒~
(可惡~!!才剛處理好這台2.5G ONU的說….!!)
當然~在網速不斷爬升的現代…或許哪天….
真的能用到10G/10G的對稱網路也說不定啊!!!
(但~肯定也是貴到靠北啦!!!哈哈~)

分類: 昇昇日誌 | 發佈留言

Daikin 大金空調 2.8.0韌體相容版 Home Assistant教學

有在使用Home Assistant控制大金空調的朋友們
應該都知道Daikin原廠的韌體自從2023年更新為2.8.0版本後
Home Assistant就無法添加控制本地端的大金空調
這件事情當時在Home Assistant各大論壇怨聲四起!!!
也造成不小的風波

時至今日已然到了2025年
這件事情也隨著時間慢慢銷聲匿跡
也有不少高手在默默地開發能夠整合的Home Assistant插件

就在不久前 讓我找到了一個簡潔又實用 又相容2.8.0版韌體的Daikin本地端插件
是開發者在GitHub上撰寫的local_daikin

要使用GitHub上的開源程式碼 Home Assistant上一定要安裝HACS
如果還沒安裝的朋友~就先去把HACS裝起來…才能繼續走下面的內容!!!!

安裝的第一步~就是把網址複製起來!!!
看是要放在文字檔、WORD….之類的…總之這個很重要!!!!
https://github.com/Apoc182/local_daikin

然後~打開你的Home Assistant =>HACS
然後右上角有三個點…點下去(如下~)

會跳出選單~然後選擇Custom repositories

之後會跳出Custom repositories工作視窗

紅色圈圈~圈起來的地方…就是要把網址貼上去的位置!!!
下面的Type選項一定要選Integration 不然不可能新增成功的喔!!!

新增完成之後!!就回到HACS的功能主頁上 搜尋local_daikin 就能找到這個套件安裝了!!!
安裝完成後需要重新啟動系統!!!這應該不用我說明了!!!!

看到這裡
應該有不少老手就急忙的去設定=>裝置與服務=>新增整合 想要安裝了吧!!!!!!!
錯喔~~~大錯特錯…….
這就是為什麼要寫這篇的原因!!!
接下來就進到最難的部分~

因為下面的內容牽涉到遠端SSH的部分!!!
如果對SSH功能不熟的人
建議先去找home assistant 開啟 SSH 相關資料研究一番!!!

首先先記住這兩個位置和一個檔案名稱!!!
mnt/data/dsupervisor/homeassistant/
mnt/data/dsupervisor/homeassistant/custom_components
configuration.yaml

一開始登入Home assistant一定會看到這個畫面

首先先輸入login 然後確認!!
就會跳出一個#
這時候就能輸入 cd mnt/data/supervisor/homeassistant/ 然後確認!!!
這時候應該就會到達homeassistant的跟目錄下!!
但不要懷疑自己的眼睛…因為與其他Linux系統不同!!
homeassistant並不會列出你在哪個位置~始終標示都是#

如果懷疑自己 怕沒有順利轉跳
可以輸入ls -a 查看一下目錄下的檔案有沒有configuration.yaml這個檔案!!
有的話就沒問題了!!
之後
使用指令 vi configuration.yaml 確認
就會進入文字編輯器 可以開始編輯configuration.yaml這個檔案!!
(不會使用vi 的朋友 可以先去找資料惡補一下!!! 雖然我下面也會說)

進入編輯器後 先用鍵盤去找到一個空白的位置
然後按一下 Ins 功能鍵 這時候就能開始輸入

climate:
  - platform: local_daikin
    ip_address: X.X.X.X

如果有多個設備就要改成

climate:
– platform: local_daikin
ip_address:
– X.X.X.Y
– X.X.X.Z

輸入完應該會是下面的模樣

然後 按一下Esc   再按 Shift + :
這時候在左下角應該會看到 : 符號出現
輸入WQ 按確定
就存檔跳出了!!!

然後接下來重新啟動一次homeassistant
就會…發現~沒東西出現!!!

因為…..必須手動去新增出來!!!
這時候去設定=>裝置與服務
就能看到

然後再點進去 就能看見X個實體~然後點進去~就能找到設備的ID!!

之後就去homeassistant 首頁的總覽 去新增這個設備到設備頁面!!
就能順利開始使用了!!!

經過實測~
2.8.0版韌體能夠順利操作!!
各項功能(溫度、濕度、風速、風葉擺動)都有顯示!!
真的太讚了!!!

分類: 昇昇日誌 | 發佈留言

受保護的內容: 線上讀卡(mifare/NFC/RFID)系統

這篇內容受到密碼保護。如需檢視內容,請於下方欄位輸入密碼:

分類: 昇昇日誌 | 輸入密碼以檢視留言。